
夏日北海岸一日遊,簡單規劃「八里 - 淡水 - 三芝 - 石門」鄰近城鎮站點, 傍晚夕陽西下前都躲在室內,走逛 十三行博物館,回味 淡水舊鎮 50 年代枝仔冰,午餐進攻異國美食 越南小棧,午茶在 米詩堤極北藍點 喝咖啡伴大海,日落前趕到漁人碼頭旁的 沙崙海灘, 與今天的太陽公公說聲再會了,美美收尾。
🚩 周遊城鎮 北海岸
🚌 行走路線 八里 十三行博物館 ► 淡水 50年代枝仔冰 ► 三芝 越南小棧 ► 石門 米詩堤極北藍點.白沙灣海灘 ► 淡水 沙崙海灘觀夕陽 ► 返家
NOTE : 純粹是放狠鬆之青春回憶之旅,非走跳網美 IG 打卡景點
開始
夏天氣溫爆表,幾天前在華山附近看到 41°C 的溫度顯示! 此番北海岸一日遊, 決定在下午 4 點前皆全程跑室內景點,傍晚再下海踏浪看魚蝦螃蟹。 雖知大海顏色最飽和時,是烈日當頭的正午,但為了避免中暑,只好忍痛捨棄最美 moment。第 1 站 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少女時代在淡水 & 關渡住了十年, 去了 N 次十三行博物館,久違再訪,舊地重遊有點感動。從停車場往博物館的方向步行前進,幾個可愛的風景,忍不住駐足看了好一會兒。
博物館的隔壁鄰居, 是「八里污水處理廠」, 幾個高聳的蛋形消化槽, 外層彩繪了特別的圖騰, 一開始還以為是什麼新建的藝術中心, 在藍天、白雲和綠樹的襯托下, 這些日常運作設備也美了起來。

盛夏的果實。 路邊遇見一顆木瓜樹, 感覺剛被採收完一波, 不過仍懸掛了幾顆飽滿狀的木瓜。 長時間在都市水泥叢林生活, 每每在戶外看到瓜果本人時,總覺得新鮮開心。

抵達十三行博物館。 入場前, 絕對先被這抹 3D 彩繪階梯吸引目光, 雖然知道爬上去後就可以眺望一片海景, 但因已汗流浹背, 不爭氣地決定直接鑽入室內。

博物館遵循防疫準則, 入場時除基本量測體溫, 也進行實聯制的身分查驗登記👍。
一樓新增了 VR 體驗室, 影片內容是一艘沈船的遺址探險體驗, 據說是真實歷史的海難事件。 VR 體驗室的環境和設備都小陽春, 但仍能感受博物館的努力進展, 而其他常態展的「考古系列」大致維持跟從前一模一樣。
其實此趟再訪的重點,是想來拍拍建築結構的光影和線條,清水模的大片牆面,透過玻璃屋頂照進的大把陽光,滿足近年喜歡觀察的「光.線」拍照樂趣。
其實此趟再訪的重點,是想來拍拍建築結構的光影和線條,清水模的大片牆面,透過玻璃屋頂照進的大把陽光,滿足近年喜歡觀察的「光.線」拍照樂趣。



往樓梯高層爬, 階梯轉角處開始看到不遠處的海洋。 八里是工業區, 印象中這裡的海景, 總伴隨著鄰近的廠房和鷹架設備的剪影。

這枚另類的樓梯, 好像也是近年 IG 的打卡點常客。 在牆面上彷彿瞬間斷軌, 而那扇不知通往何處的門, 充滿神秘感。 走在緊貼牆邊的懸空階梯上, 偽飛簷走壁的 fu。

十三行博物館
地址|249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營業|一至五 09:30-18:00,六至日 09:30-19:00(4月至10月)
票價|全票 80 元,新北市民免費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 11月至3月參觀時間為 09:30-17:00
第 2 站 淡水|50 年代枝仔冰
以前每每騎摩托車前往漁人碼頭的途中,總是順便先溜去吃一支古早味枝仔冰。 這是第一次開四輪車來,見到門面嚇了一跳,好像少了很多東西,完全找不到停車位。 記得以前屋前屋後都有些空地,還有遮陽屋簷,現在只剩一座孤立的建築。最後只好光速十秒買冰棒,回到車上啃食, 少了在這間冰店前吃枝仔冰的樂趣, 和重溫回憶的機會。
買了一支鳳梨冰和一支百香果冰, 銅板價 15 元,清爽不甜膩, 超爆好吃!! 古早味的冰棒,每咬一口都可以聽到冰體切面被截斷的清脆聲音, 千萬母湯捨不得而慢慢舔, 必須在最精華的紮實形態期享用,在口中從固體慢慢融化成淡淡果香的汁液,最棒!

淡水舊鎮 50 年代枝仔冰
地址|251新北市淡水區淡金路二段270-1號營業|一至五 09:00-20:00,六至日 09:00-20:00
第 3 站 三芝|越南小棧
原本行程表鎖定的午餐目標,是石門的喜多多越南料理, 但抵達店門口時竟鐵門深鎖, 但 Google Map 的商家資訊,明明是營業中。 搞不清楚狀況加上肚子餓, 決定立馬掉頭回到十分鐘前經過的三芝「越南小棧」。

快速點了幾道熟悉菜名的料理。 一一上桌後有點驚呆,「越南小棧」出菜的每道份量, 都比想像中大了 1.5 倍以上! 捧著巨大的碗公, 光看就快飽, 來嚐嚐看。 Hmmm ...... , 老實說沒有很合自己期待的味道, 不過口感這種東西本來就主觀囉。

越南小棧
地址|新北市三芝區海尾路15-10營業|週一三四五 11:00 - 15:30, 17:00 - 21:00,週六日 11:00 - 20:00,週二休息
第 4 站 石門|米詩堤極北藍點.白沙灣海灘
吃完午餐, 繼續進行躲避烈陽的景點, 準備繼續吃吃喝喝😁。
來訪一間觀望許久、有著醋咪名字「極北藍點」咖啡廳(店名全名是「米詩堤極北藍點」)。 低調的樸實白色平房建築, 可以在四周的白牆上, 找到一枚枚可愛的標註店名的水滴圖騰, 是眼前白色建築與大海的藍白配色。

還好有做功課先確定地理位置, 若隨性開車經過,蠻容易就錯過這棟建築。 建築右部區塊, 有兩面全片玻璃落地窗, 穿透建築,遠遠看到了露出的藍色海平面。

海景第一排的靠窗座位, 是咖啡廳正面大視窗面海的搖滾區, 即使外頭的溫度也透過玻璃窗放送進來, 仍持續一位難求, 難得遇見幾分鐘空擋, 把這段珍貴的微空景,趕緊捕捉一下。

全片落地玻璃之下, 其實採光已足, 仍有美燈懸掛, 幫他留下一抹工作身影。


角落另有須脫鞋才能入座的和式三角區, 雖也是海景第一排, 但視角稍邊緣些, 且覺得盤腿坐久很吃力(老...😑), 加上不喜歡多人使用(踩過)的布坐墊, 因此完全沒考慮爭取這片風景。

米詩堤極北藍點的咖啡, 不論冷熱,不論內用外帶, 一律是使用外帶紙杯。 也許有些不太環保, 但也可能是因疫情期間的安心防護。

到咖啡廳喝咖啡, 總是期待著馬克杯或玻璃杯端上桌的第一眼驚喜, 喝起來的氛圍也較浪漫些。 或偷偷想建議這紙杯的設計外觀, 可以再進修美一些 XD。



米詩堤極北藍點
地址|253新北市石門區頭圍段八甲小段1-101號營業|一至五 10:30-19:00,六至日 10:30-20:00
白沙灣海灘
「米詩堤極北藍點」咖啡廳旁, 即是白沙灣海灘, 距離主要會聚集大量遊客玩耍的沙灘區,稍微遠離一點。 但也因這股清幽, 我們選擇先在這片寧靜中走走。
接近傍晚, 太陽的熱情度已稍降, 總算鼓起勇氣, 開始在日光下行動。


在大海的背景中,幫他來張特寫, 然後馬上送他回家。

最後一站,來到漁人碼頭,在太陽公公下班前,最後露臉的時光說聲 bye!
駛進停車收費匝道後,一路直行觀海路到底,直接跑到沙灘看大海。 好喜歡這個看起來神秘的棧道, 兩側樹木低垂的枝葉微遮蓋了點小徑的入口, 逆光下跑過去,像是準備進入愛麗絲的奇境裡頭。

岸邊沙灘上有著一片鮮綠色的植物, 叫不出品種, 葉片形狀像是半折疊的胖愛心。 能在沙子堆裡長得這般活力青翠, 生存力超強。
💬後續 Google 一下, 推測這個植物應是「馬鞍藤」,有防風定沙的天然功效, 名字應取其形, 確實也如馬鞍的形狀。

海中的消波塊, 作為前景主角, 這個視角看起來好有異國味, 想起了紐西蘭南島的海。💕



原以為目前飛機航班已大量減少, 意外地今天倒是頻繁見到空中運行中的班機。 同時海上也有一艘船隻正在航行, 在兩片不同維度的深藍色各自執勤中, 畫面挺美的。

原本預期晴朗好天氣之下,有機會看到整片天空有著紅色的彩霞,大自然的劇情總是深不可測,僅能看到藍天下的一抹泛紅的區塊,已經挺美。


退後幾步看全景💕。
不知是否因是退潮時間, 沙灘上露出許多石礫, 一波波的海浪襲來,滾在大大小小的石頭身上, 差不多的頻率, 差不多的浪高, 但就是能這樣默默站著看許久許久。


遇到一對夫妻或修行(?)的同伴, 在這幕海景與夕陽前, 赤腳站在沙灘上, 雙手合十, 感覺正在吸收天地飽滿的能量。

最後
北海岸, 永遠去不膩的地方, 台北居民們可以最近距離衝向陽光.沙灘.大海的仙境。 空曠的大自然, 新鮮的空氣, 能安心地在戶外大口呼吸, 曾幾何時變成一種難能可貴的享受。 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期待下次再跳進大自然的假期, 希望不會相隔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