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連假太陽公公眷顧, 連日舒適溫暖的春日好天, 尤其難得連續陽光現身的台北, 窗外的藍天白雲和微風, 一直召喚「快快走出戶外!!」
近日車子送修, 只能搭大眾交通工具, 原想前往山山水水的大自然, 看來有些困難。 快速 Google 適合午後走走的鄰近捷運景點, 冒出了「台北植物園」選項, 位置在捷運小南門站附近, 步行可達。 老實說, 出發前帶著「至少有出門」的不期不待心情, 畢竟從未把這個目的地列入過興趣清單; 但步出捷運站後, 沐浴陽光下的加持, 和週邊巷弄的新鮮探索, 有了許多意外的驚喜, 又多熟悉了幾塊台北的角落。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3號

「欽差行臺」的建造時間是大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 當時作為臺北府城的迎賓館, 隨時代演變, 此棟建築一路也經過不少變革與遷徙。 由於建築結構主體為木造, 隨蟲害、水氣等破壞, 也經多番維修整建。

走進屋簷下的近觀, 總算能清楚看看。



好可愛! 
因來訪時間是二月底, 這片荷花池僅有超級零星的荷葉片片, 等到夏季(6-8月)再前來, 應該就是荷花滿載的另一個風光了。


美哉陽光穿透了樹梢上的薄葉, 蜿蜒的木橋, 可愛的父女牽著手一起觀賞生態, 歲月靜好的時空。

台北植物園 Taipei Botanic Garden
開放|每日 07:00 - 19:00
電話|02-2303-9978
官網|https://tpbg.tfri.gov.tw/
門票|免費
💬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於捷運小南門站 3 號出口,博愛路入口進入
電話|02-2303-9978
官網|https://tpbg.tfri.gov.tw/
門票|免費
💬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於捷運小南門站 3 號出口,博愛路入口進入
💬園區內古蹟「欽差行臺」與「南門町三二三」開放時間不同, 為週三至日 09:30 - 16:00
園區地圖
日據時代就建立的台北植物園, 佔地八公頃, 植物種類達上千種。 體力、腳程若足夠, 把整個植物園走完一圈絕對沒問題, 慢慢走逛, 停留時間約 1.5 小時。 個人對植物品種的知識極其有限, 來到植物園走馬看花居多,倒是很想參觀園區內的 2 個古蹟建築「欽差行臺」和「南門町三二三」。
欽差行臺
登愣! 抵達才得知, 古蹟開放時間與植物園不同, 每週一、二為休館日, 所以最想參觀的目標撲了空。
「欽差行臺」的建造時間是大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 當時作為臺北府城的迎賓館, 隨時代演變, 此棟建築一路也經過不少變革與遷徙。 由於建築結構主體為木造, 隨蟲害、水氣等破壞, 也經多番維修整建。
大門有彩繪門神, 中央為兩位武門神, 兩側則各有兩位文門神; 很喜歡傳統歷史民間信仰的藝術, 帶著崇敬的心。 因休館無法入內參觀, 加上午後熱烈的大逆光, 連想好好欣賞正門的彩繪也有些挑戰。
南門町三二三
一樣休館中, 只能於圍籬外遠觀, 在荷花池旁邊。
「南門町三二三」, 原為員工宿舍, 十足的經典日式建築, 取名是沿用日據時代的原地籍資料「台北州台北市南門町六丁目三二三番地」 。
多肉植物區
多肉是個人最感興趣的植物區, 雖然小小感到微凌亂與稀少, 但畢竟這是植物園的一部分, 具教育與研究功能, 不能與一些知名景觀園區或花卉博覽會的等級與規模相比。 抓了幾個喜歡的角度, 把這些胖乎乎的小傢伙們收進手機記憶卡。
飽滿的仙人掌, 在晴朗的藍天下, 畫面瞬間來到沙漠仙境的美國亞利桑那州(有夢最美)。 旁邊冒出紅通通的果實, 又馬上想到澎湖仙人掌冰的色澤。

蒐索了一下關於仙人掌冰製作的食材, 確實是使用仙人掌果實的部位, 先清洗、除刺, 撥開外皮後取出果肉。


盡頭處正在翻修中的建築, 是國立歷史博物館(停業中), 也是從未參觀過的景點, 查看官網公告, 整建工程預計在 112年12月底前完成, 還有段等待期, 未來若還記得這個點, 再規劃一趟歷史典藏之旅。
荷花池
荷花池似乎是台北植物園的招牌區, 許多遊客前輩都會特別提到。 天氣穩定, 給力的映射出清晰倒影, 雖仍有些微波紋, 仍極美! 過去旅行總喜歡尋找倒影, 久違再次蒐集到新作品。
棕梠區
一秒轉站峇里島, 熱帶海灘風情的椰子樹! 仰頭這麼望著, 想像旁邊有著陽光、沙灘、比基尼與大海, 可惜事實上大家正在都市水泥叢林中遊走著。



裸子植物區
植物園散策準備進入尾聲, 再次回到博愛路入口處的裸子植物區, 很喜歡這樣兩側整齊、高聳入天的大樹; 這種排列陣仗, 想起了日本的銀杏並木, 或紐西蘭南島的白楊樹, 有構圖對稱癖的人一定特有感、特愛。



喜歡放鬆、放空的大自然派, 戶外的大地色系, 更適合自己。庭園裡有許多療癒的大小植物, 甚至製作部分餐點時, 店員是直接走出來彎腰現採盆栽裡頭的植物, 作為食材的天然點綴, 熊青。

下午茶時光, 簡單點了輕食舒肥雞胸肉沙拉(油醋醬)與氣泡飲, 點餐櫃檯的店員們都非常親切, 貼心問候; 餐點上桌, 份量適中, 完全被食物的配色大驚艷!
Très Bon 好伴CAFÉ
鄰近植物園的 Très Bon 好伴CAFÉ , 距離不到 100 公尺, 慢慢移動到這棟看起來非常新穎、現代化的建築, 整體為日式風格, 沈穩的暗灰色石牆、落地玻璃與大量的木質結構, 簡約的配色與線條; 還有(((((非常)))))寬敞的戶外庭園和座位區, 位在寸土寸金的中正區, 能享有這般空間實在難能可貴。
這棟建築的樓上, 是凱渥集團與種子音樂的辦公室, 若幸運的話, 據說有機會巧遇一些明星進出; 甚至一樓咖啡廳, 也能見到模特兒店員穿梭其中, 到訪當日, 真的有遇到完全超脫凡人的美型身材女店員。
不管春夏秋冬, 每次造訪景觀咖啡廳, 都有個執念「我想坐戶外!」。
尤其像今日溫度剛剛好、陽光剛剛好的完美天氣, 首選幽靜又空氣流通的戶外座椅。 雖然因為咖啡廳位於緊密的住宅區巷弄中, 眼前的景觀是面對高樓水泥牆, 不過被照顧得美好的綠色植物包圍, 又有極巨空間感的大庭園, 視覺和體感仍是滿滿放鬆。
咖啡廳的室內, 又是另一個世界, 走的是唯美的白色與粉色浪漫風, 是網美們愛拍的背景, 適逢國定假日, 室內座位區滿檔人潮, 不好打擾用餐客人, 就沒多拍下照片紀錄了。
喜歡放鬆、放空的大自然派, 戶外的大地色系, 更適合自己。庭園裡有許多療癒的大小植物, 甚至製作部分餐點時, 店員是直接走出來彎腰現採盆栽裡頭的植物, 作為食材的天然點綴, 熊青。
舒肥雞胸肉沙拉
食材表面有些高溫烤過的痕跡, 相信能帶出更多香氣, 但個人比較習慣乾淨純粹的原型, 避免焦黑, 每個食客各有所好, 相信也有人超愛這道工序而覺得大加分。 整體來說, 軟嫩的雞胸、鮮甜的生菜和清爽的油醋醬, 仍是一盤美味的餐點。
氣泡飲
店員介紹氣泡飲中的果醬, 都是店內自行手工製作的, 採用全天然的食材。 微熱的天氣, 喝涼涼、酸甜的氣泡飲, 超舒爽,一直有衝動一口乾了, 但捨不得! 透明玻璃杯映出的自然漸層, 像是一杯精美製作的調酒, 氣泡在口中化解, 帶著自然果香, 每抿一口, 都能得到幾秒放鬆暢快。

就這樣呆坐到傍晚時分, 再慢慢走進捷運小南門站, 結束這趟迷你小旅。
回家
臨時出發到一無所知的景點, 對於一般必定做足功課才出發的自己, 是很醋咪的體驗, 台北說小不小, 居住 N 年仍有海量的站點還未踏過, 偶爾說走就走的探險, 意外地蒐集到平時不會列入行程列表的幾個園區、巷弄與角落。
台北植物園 與 Très Bon 好伴CAFÉ 的午後時光, 美好且滿足!
市區散策的優點之一, 是能夠快速返家, 然後馬上切回洗米煮的家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