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台北市立動物園不遠, 位在景美溪河堤邊的 Ruins Coffee Roasters 廢墟咖啡, 在網路流傳的美食、美境圖文圈一直頗有名氣; 但所在地點, 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是有點波折之處。 整個咖啡廳的門面、建築外觀都巨低調, 若不是特地尋覓造訪, 從路邊經過必定錯過裡頭的別有洞天, 也因此讓 Ruins Coffee Roasters 帶著小秘境之感。
Ruins Coffee Roasters 廢墟咖啡
先到動物園暖一波
這天的來訪, 上午先跑了趟「台北市立動物園」, 走走爬爬山, 看看療癒的大小動物們! 曾經寫過一篇動物園文, 每隔段時間總會來跟他們相會一波。💕

午後重點, 就奔向期待許久的 Ruins Coffee Roasters 廢墟咖啡。
開始營業時間是 PM13:00 , 希望在還沒堆滿太多客人之前抵達。 從動物園站搭乘公車至咖啡廳, 只需 3 站(行駛時間約 5 分鐘內), 當天為了想搭乘最短步行距離的車班, 結果白耗了許久時間, 其實只要能到萬壽橋附近的站點, 都能夠走得到, 正面思考: 有機會多欣賞一段萬壽橋的風景。
Ruins Coffee Roasters 廢墟咖啡
近年造訪過許多廢墟、老宅、輕重工業風等的概念咖啡廳, 比起粉粉嫩嫩的唯美夢幻, 原始與簡約味道的建材, 冰冷寧靜感, 更吸引自己, 像是興波咖啡、圈外咖啡、登波咖啡、 路易.莎咖啡(北投社3rd直營門市)、 窖咖啡等。
目前私心最愛, 是多年前的 南韓聖水洞的 Cafe Onion , 廢墟的一個高境界, 廢的乾淨明亮、 廢的寬廣舒適, 也許當時身處異國, 有著美妙心情加持, 加上餐點又美又好吃, 因此一直是記憶深刻的愛店; 後來 Cafe Onion 在其他區開了二店, 但近年只能先透過電腦螢幕到處遊歷體驗。
一樓主層
入門後看到的第一眼, 盡頭處是全片的黑金屬框落地玻璃, 戶外的光線能大幅穿透, 採光極佳。 乍看還未覺「廢墟感」, 看到的是舒服整齊的木質天花板、 雙爽的水泥牆與地面, 與金屬門窗等。




在一片冷色系的建築中, 出沒幾抹鮮紅的復古家具, 但一點也不突兀, 更營造時代感的意境。





迷你閣樓
老時代的 tiffany 藍綠大同電扇, 依據這品牌厲害的電器機能, 應該是還在服役中的設備。 牆上的精神標語海報 “GET SHIT DONE”, 含義有點深奧, 應該是鼓舞人們「趕快把事情搞定!」這樣吧!? 若是這個版本, 也把這句話送給自己。

摩艾身邊的窗景, 好日系感💕。
木條組裝搭建的牆, 傳統的木窗框, 各層次不同紋路的玻璃。
閣樓上的座位區, 空間較感緊迫, 桌位間距也較小; 畢竟樓中樓的格局, 高度先砍了一半, 站立時需彎著腰前行。 但閣樓的空間確實很有意境, 有種神秘基地的趣味感。

工作檯區
密麻的製餐設備, 在這片大面積的斑駁牆面前;每次盯著這個場景, 那座黑白色極簡風的時鐘, 不知為何總是最吸引我目光的核心, 有種被吸轉至某個時間的感覺。

乾淨明亮的廢墟中, 店員手沒停過的處理著各個點單, 細心的擺盤陳列。 由於店內僅提供甜點與飲品為主, 所以整個空間沒有任何油煙, 保持一切潔淨清爽。



甜點飲品
Ruins Coffee Roasters 廢墟咖啡的菜單, 主要以各式飲品與甜點為主, 在小廢墟中, 適合簡單吃點甜甜、配著午茶咖啡, 享受小時光。
今天提供的甜點選項有五種: 冰淇淋布朗尼、莓仁愛、百香檸檬蛋糕、草莓戚風和巴斯克, 價格都約莫 NTD$150 上下。 有些飽滿圓滾滾、有些方挺扎實, 賣相都很棒, 個人不愛吃甜, 難得前來, 還是點了一個希望是苦黑巧克力的布朗尼。


坐在佈滿水電維修工具牆前的座位, 咖啡與甜點 , 在一盞復古老檯燈下, 有種跳到老時代的氛圍, 像是精心打造的場景。


冰淇淋布朗尼
黑色的布朗尼, 上頭放了一球香草冰淇淋, 再插入一片鬆餅格餅乾, 相機先食的後果, 就是冰淇淋融化如洪流, 但倒也像特意淋上的配色美感。 個人主觀不專業的口感評論, 覺得這份甜點的每個成份, 都有些過甜(對自己來說), 沒有達成期待碰撞的低糖度大人味 , 但螞蟻人可以獲得大滿足。


拿鐵
久違喝到現打的拿鐵表層奶泡, 好綿密好舒壓。 拿鐵的口味中規中矩, 還不錯順順的, 滿足地慢慢喝, 在這片廢墟中, 靜靜放空。

坐在面牆的位置, 雖然視野狹窄, 但擁有一個人的小空間, 不需面對任何其他人類, 很自在、很有安全感。 頭上還有一朵懸掛的乾燥玫瑰, 在一堆斷垣殘壁中, 延伸出一朵永恆。




透視空間
Ruins Coffee Roasters 廢墟咖啡, 在一樓與閣樓之間, 僅有一層不完整的泥石之隔, 還有大半只露出水平垂直交錯的鋼筋條, 加上強化玻璃的部分, 看似破損瑕疵的建築結構, 卻成為咖啡廳的專屬特色, 不完美, 的美。 本來略顯陰暗的空間, 從透明天花板也多灑落了些許的陽光。




入門處的視角, 可以看到剖面圖。 閣樓的第一桌, 是最搶手的搖滾區, 能俯視整個一樓工作檯區; 當天親眼見證此桌客人前腳剛離開, 旁邊小情侶一秒遞補衝往這個桌椅。


整體用餐感受蠻棒的, 親切的店員, 特別的建築, 清幽的環境, 又多蒐集一枚廢墟咖啡。

掰掰
離開咖啡廳時, 在門外看到玻璃門上同時映出的室內外景, 像是軟體後製的交疊雙圖層, 清晰的斑馬線、路樹, 與用餐區的客人、天花板採光, 神奇的資訊滿載美圖。

雖然交通比較不是那麼方便, 但觀察到絡繹不絕的客人, 也相信只要條件夠好, 再偏遠的站點, 都會吸引到知音, 用盡全力、想盡辦法, 源源聚集而來。


老宅.工業.廢墟 stlye 咖啡廳
- 台北|忠孝新生站|興波咖啡
- 台北|北投站| 路易.莎咖啡(北投社3rd直營門市)
- 台北|中山站| 登波咖啡
- 新北|永安市場站|圈外咖啡
- 苗栗|苗栗市 窖咖啡
- 南韓|聖水洞 Cafe Onion